首页

女S视屏

时间:2025-05-26 11:07:32 作者:上海启动数字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为企业提供数字化“套餐式”服务 浏览量:54090

  中新网上海5月24日电 (谢梦圆)24日,上海市数字公共服务中心(漕河泾开发区)在沪揭牌,成为上海首个开张营业的数字公共服务中心。

  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中,买算力、接数据、部模型、装软件,已经成为企业新“开门四件事”。然而,企业也常面临数字服务碎片化、供需对接难、算力和数据成本高等问题。为进一步降低技术与应用门槛,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上海市数据局启动了数字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旨在面向企业提供高可用、高可信、低门槛、低成本的数字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数据资源、算力设施、人工智能、数字工具、专业服务等内容。

24日,上海市数字公共服务中心(漕河泾开发区)在沪揭牌。谢梦圆摄

  活动上,漕河泾开发区公司、上海市社会信用促进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等16家单位成立产业园区全要素服务联合体,签署了服务承诺书。据悉,联合体首批成员单位共计30家,提供的产品和专业服务不仅覆盖了算力、网络、高质量数据集、大模型、区块链、基础开发工具、数字企业出海服务等线上产品,而且也涵盖了法律、人才培训、战略咨询、政策申报等线下服务。

  活动现场,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孙唯发布了产业园区全要素服务联合体首批服务清单。服务清单包括“新手套餐”和“专业服务”两个板块。“新手套餐”前六个月内免费,将向园区企业提供每用户280T FLOPS的算力服务、6TB(200亿条)数据资源、1亿token大模型生成额度、区块链底座等7款软件工具,以及5类13项咨询服务。“专业服务”则在“新手套餐”的基础上,提供了26项增值服务,进一步向企业用户提供包括跨境网络、垂类模型、区块链解决方案、智能体应用、出海服务和金融服务等增值服务内容。

  当天活动上,首批6家企业粒界信息、学品信息、盈群网络、光界科技、度节度列文化、啪皮汪科技作为需求用户单位代表上台签订了合作协议,成为首批数字公共服务中心的用户。

  据悉,在服务理念上,上海数字公共服务体系秉承“集成式创新,陪伴式服务”两大核心理念。集成式创新强调在需求侧集成零散的企业需求,在供给侧集成零散的数字产品,实现规模效应。在服务供给上,上海数字公共服务体系以立体式全栈数字服务赋能矩阵,实现“精准推送-快捷部署-高效运维”一站式全覆盖。强化服务方与需求方精准匹配对接,通过梯度化赋能机制实现精准滴灌,依托公共服务集群与“开箱即用”型解决方案,实现快速完成数字化基础能力部署。(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南京举行活动纪念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9周年

驾车前往成达万高铁15标,穿越高速公路的左进沟跨开梁高速大桥已完成合龙,一段标准的铁路路基呈现在眼前,一排长长的桥墩已抵达光明隧道口。站在洞口,洞内不时传出轰鸣声,工程车不停进出,渣土被及时转运出洞口。“‘五一’期间工地不打烊,1500多名工人坚守岗位,加快隧道掘进。”中铁北京工程局成达万高铁15标一工区乌小平称,光明隧道具有软岩、危低瓦斯、涌水量大等风险,所以配备了国内最先进的智能化工装及瓦斯监控系统,确保施工安全有序。

新华社权威快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E20环境平台研究院执行院长 薛涛:用户的痛点主要是两部分,第一是服务感知和诚信问题,第二个是信息安全问题。现在用智能手机的人越来越多,大部分的信息,银行账户、各种个人密码都在智能手机上,这种情况下信息的安全肯定是第一位。

南京7月13日电(记者 朱晓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13日晨发布消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石秀英于12日凌晨离世,享年98岁。

四川一国企员工263套房?居委会:其代表公司,非个人所有

(二)巩固大豆油料扩种成果。纵深推进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确保大豆面积稳定在1.5亿亩以上、油料面积稳中有增。多措并施稳大豆。实施好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粮豆轮作等政策。引导东北地区合理轮作减少重迎茬,支持推广种子包衣、接种大豆根瘤菌等技术。用好带状复合种植补贴,确保黄淮海、西南和长江中下游等适宜地区推广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启动实施大豆单产提升工程。支持东北地区发展大豆等农产品全产业链加工。多油并举扩油料。支持利用冬闲田增加油菜面积,合理轮作发展春油菜。实施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三年行动,在油菜主产县整建制集成应用单产提升关键技术。在黄淮海和北方地区轮作倒茬扩种花生,因地制宜发展油葵、芝麻等特色油料生产。积极推进节粮减损,开展“减油增豆”科普宣传,引导逐步降低食用植物油超量消费,提高大豆及其制品消费。

浙江杭州:近2000名“泳士”抢渡富春江

前身是文一、美菱、国风等多家知名企业老旧厂房的文一·时埠里文旅街区,以“城市更新、生态修复、工遗保护”为核心,突破传统街区布局形式,突出工业建筑美感,结合二十埠河元素,打造了合肥首个创意型河畔文化街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